故里的餛飩
發(fā)布時間:2022-7-18 8:04:53 作者:王慶 來源:今日高郵 瀏覽量:1467 【字體:
大 中 小】
餛飩,全國各地皆有。
在江西上饒,我見人挑著擔子走街串巷賣過,一頭是爐灶,一頭是廚柜,小巧精致。食客有需,停步落擔,撥動炭火,現(xiàn)包現(xiàn)下。路人或站或蹲,一碗入肚,酣暢淋漓。
在溫州,我見人騎著三輪沿街叫賣,車斗里爐灶廚具一應俱全。聽說,溫州人以前也是挑著擔子一路叫賣,樂清餛飩擔恰如義烏雞毛換糖擔一樣尋??梢姟?br />
在故里,我沒見過賣餛飩的流動攤,一般為固定店面,室內經(jīng)營。鄰鄉(xiāng)八橋的餛飩店勉強算是個攤,但它幾乎不流動,支起一塊大油布,猶如帳篷一樣搭在路邊,其鍋臺灶具皆為特制,柴火灶,木料柜,觀之乃一袖珍農(nóng)家廚房。篷下有桌凳,可供食客坐著享用。不知現(xiàn)今的八橋,是否還有這樣的大篷餛飩。
他鄉(xiāng)的餛飩,自有其獨特風味。江西餛飩通常放些辣椒末和榨菜絲;浙江的餛飩放些蝦皮和紫菜,亦點綴少許金黃的蛋絲。一方水土養(yǎng)育一方人,有些地方的餛飩重在餡料,如溫州的餡料拌入蝦仁,極其鮮美;有些地方的餛飩重在餛飩皮,如龍游湖鎮(zhèn)的清朝餛飩,百余年來堅持手工搟制,其皮薄如蟬翼,晶瑩剔透,入口輕盈。故里的餛飩重在調料與湯汁,入口渾厚,齒頰留香。
幼時,我吃得最多的是伯勤大橋下的餛飩。該餃面店位于橋東的北坎下,背對供銷社魚塘。我們鄉(xiāng)下人,把餛飩叫作餃子。餃面店就是經(jīng)營面條和餛飩的店。
餃面店的老板和伙計乃馮姓青年一人所任。馮師傅高個兒,體型尤健。店內有壓面機,面條和餛飩皮皆為自制。猶記馮師傅的磚砌柴火大土灶和白閃閃的鋁合金大鍋蓋,一碗餛飩大概兩毛五的價格。
馮師傅的餛飩很好吃,給我們70后留下了美好的回憶。我奶奶臨終前的那一兩天,回光返照,突然來了胃口,想吃馮師傅的餛飩。我們堂兄弟一行四人掂上搪瓷罐,來回步行六里地,給奶奶嘗了最后一頓美味。
不知何時起,馮師傅的店沒了,或許他將店開到城里去了,抑或有了更好的行當??傊T師傅關門后,我就很少吃餛飩了。餛飩這東西主要是吃味,并不填肚子,對于我們不是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來說,在長身體的讀書年代,同樣的價格,不如一碗面條來得實惠。
我十九歲離開故里,彈指一揮間,二十五年過去,雖偶有回鄉(xiāng),但從未再食故里餛飩。我覺得,馮師傅餃面店的消失,至味從此難尋,甚而,我都沒留意過伯勤小鎮(zhèn)上到底有幾家餃面店,都開在什么位置。
近幾年,雖旅居省外,但常聽說伯勤大魏家的餃面店味道不錯,已歷經(jīng)三十余載的積淀,其口味秉持傳統(tǒng),厚正堅守,于小鎮(zhèn)上儼然老字號一枚。
很多伯勤人說,伯勤幾乎無人不曉大魏的餃面店,尤為三十年來的伯中學子,很少有人未曾吃過。可是,盡管我努力回憶,仍對此毫無印象?;蛟S真的遺憾,我是沒去吃過罷了。但我默默記下了伯勤菜場門口附近的大魏餃面店,很多次想象著大魏及其門面的模樣。
終于,前不久尋得機會回鄉(xiāng),其中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光顧大魏的餃面店。
落座后,迫不及待地叫來一碗餛飩,先輕輕嘬一口湯,那種魂牽夢縈的三十年前老味道原封不動地瞬間再現(xiàn);再舀一勺餛飩入口,咂巴著嘴,哈著熱氣,鮮香嫩滑,妙不可言,仿佛歸來的我仍是那個流著愚蠢口水的村童,一切未曾改變。
多年在外,他鄉(xiāng)的餛飩偶有食之,我以為,餛飩餛飩,若餛飩湯瞅著不混不沌,一副清湯寡水狀,是不大容易勾出饞蟲的。前面說過,故里的餛飩重在湯料,只因當初幼不更事,我并不知道它的奧妙所在。
這次,大魏給我講了個明白。
眼前的這碗餛飩,是色澤濃郁的醬油湯底,關鍵此醬油不是市面上普通醬油,而是加入高郵湖里的蝦籽精心煉制出來的,若仔細看,湯里能見研磨成粉的細微顆粒,它就是蝦籽粉。蝦籽醬油,是提鮮的關鍵,能夠秒殺并取代味精,乃這碗餛飩的靈魂之所在。據(jù)說,蝦籽醬油的配方過去是秘而不宣的。
光有蝦籽醬油難免單調,再澆一勺熱豬油與之共情。豬板油經(jīng)鐵鍋煉制,濃郁香潤,能夠激人味蕾,浸人喉舌,沁人腸胃,供人營養(yǎng)。
蝦籽和豬油皆為葷腥,此刻,一小勺黑胡椒粉便隆重登場,其辛辣有效防止了葷腥的泛濫,其芳香激發(fā)了蠕動著的食欲。葷腥與胡椒相得益彰,且相映成趣,使得眾里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故里餛飩卻在與眾不同處。
值得一提的是,大魏的黑胡椒粉與別處的略有不同,其辛其香更甚,不知大魏何處購得,若屬自制,亦不知大魏有何訣竅。對此,大魏笑而不語,不便多問。
當大魏的黑胡椒粉與蝦籽醬油、豬油有了恰到好處的充分融合,碰撞出燃燒的激情之后,再配以蒜末、姜末、蔥花等等的點綴,一碗香氣四溢、沁人心脾的故里餛飩便橫空出世了!
我十四歲的女兒嗔怪我,打小回來這么多次,為何不曾帶她來吃小鎮(zhèn)上的餛飩,居然還有這等至味!
女兒也直言,故里餛飩的面皮和餡料并無特別之處。面皮薄不過龍游湖鎮(zhèn)的純手工搟制,餡料不及溫州的豐富講究,只不過多為機壓堿水面皮和豬肉末而已,但故里餛飩勝人之籌就在于這種靈動而又神秘的湯料。
其實,故里的頭號閑食陽春面的湯料也大抵如此。
大魏從二十出頭的姑娘,到如今年逾半百的外婆,這是從青絲到暮雪的漫長堅守,讓我肅然起敬。我恨我離開伯勤太早,回鄉(xiāng)太少,錯過了那么多次的人間至味。
大魏說,如今女兒在杭州余杭教書,女婿就職于阿里巴巴公司,他們和我一樣都是新浙江人了。大魏明白,此時兒孫滿堂,衣食無憂,可以到了“金盆洗手”的時候,但正源于內心的一種摯愛,一種情懷,讓她難以割舍。
如果說大魏不歇手是為了賺取更多,那是一種不懂人生的淺薄之見。有些人永遠不懂一生只做一件事、只為一個人的真情感悟。大魏真正難以割舍的是在這三十多年里,一心只做餃面這件事情上所經(jīng)歷的風雨和苦痛。痛過的、苦過的行當或地方,才是一個人執(zhí)著的堅守。
大魏的堅守,也是故里餛飩的傳承,更是游子歸來的沉醉。
臨別故里前的早餐,我又吃了一碗大魏餛飩。懷揣著大魏贈送給我的一小袋黑胡椒粉,回到家,按照故里的其它配料,學著下了一碗餛飩……
所謂鄉(xiāng)愁,不過一碗人間煙火。
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